衡水糧保器材了解到據國家糧食局統計,我國糧食產后損失在700億斤以上,而餐桌上浪費金額達到7000億元,折合糧食等于黑龍江省一年的糧食產量。全社會節(jié)糧愛糧意識淡漠,餐桌浪費比比皆是,究其原因糧價偏低是主要因素。
從生產角度看,生產一斤糧食要好幾個月,而生產一瓶礦泉水只需幾秒鐘,糧食不如礦泉水值錢是不公平、不正常的,也是造成餐桌浪費的必然。
盡管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有的省份抑或實現“十一連增”,糧價偏低始終沒有解決,種糧虧損,比價太低,城鄉(xiāng)收入繼續(xù)拉大,糧食生產流通深層次問題存續(xù)時間較長,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目前看糧食比較效益低,農民不愿意種糧是突出問題,甚至是后患。拿今年小麥市場價格來說,市場價1.25~1.30/斤,這是用糧企業(yè)的收購價,其實經過三道環(huán)節(jié)才形成這個價格,即種糧農民-小商販-較大經紀人-糧庫或面粉廠,農民初始售價僅在0.95~1.00元/斤,難怪農民兄弟一個勁兒要求啟動托市收購。
衡水通風地籠查看資料顯示,盡管國家一再提高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水平,但十幾年以來,生產資料價格、物價水平、人工工資均出現大幅度增長,唯獨糧價增幅顯得“溫文爾雅”。
有效遏制糧食食品浪費,一是提倡節(jié)約糧食,養(yǎng)成好的習慣,同時采取技術手段,農戶科學儲糧,減少產后減損。不搞糧油過度加工,提倡吃粗吃健康。同時在全社會呼吁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珍愛糧食,形成氛圍。二是逐年提高糧食價格,物有所值,提高糧食的價值和地位,讓物化勞動體現價值,不至于隨意輕易浪費或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