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加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開封市茂盛機械有限公司組建,這家公司是當前國內規模最大、配套能力最強、技術水平最高的大型糧食加工成套設備研發制造企業。
清理、倉儲、加工等糧食產后環節的技術創新曾長期得不到足夠重視,國內糧機制造企業技術水平相對偏低,高損耗、高耗能現象普遍。據國家有關部門測算,我國糧食產后環節損失浪費總量每年超700億斤,遠超餐飲環節“舌尖上的浪費”。
“建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加快糧食加工裝備關鍵技術攻關,已成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該中心副主任曹武軍說。
該中心在組建過程中,以糧食加工裝備大型化自動化、綠色安全、節能降耗等作為技術主攻方向,先后承擔了20多項國家、省科技計劃,獲國家專利43項,參與起草國家標準8項,并有9項新產品或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實踐證明了技術進步和創新驅動的巨大能量。運用該中心技術成果制造的面粉加工設備,噸糧電耗下降了5~6度、出粉率提高了2%以上,對一家日加工300噸小麥的面粉廠來說,僅靠提高糧食利用率和節約能源,每年就可增收上百萬元。
當前,我國每年大宗糧食加工量近5億噸,而依托該中心研發的先進糧食加工技術如果在全國推廣,可使每噸糧食加工能耗平均降低8%,相當于每年節約5億噸標準煤;可使加工環節的糧食損失率降低3個百分點,每年可節約糧食1500萬噸,相當于新增1600萬畝耕地,而且糧食加工過程中的有害物質排放也將大幅降低。
面粉機、風選器、去石機、回轉篩……走進開封市茂盛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各種新式機械讓人目不暇接,如同進入了糧食加工裝備博物館。目前該公司已占領國內35%的市場份額,而且新產品占比逐年增加,達到總銷售收入的近7成,有力推動了我國糧食加工裝備升級換代。
過去,我國高端糧食加工裝備基本依賴進口,如今,該公司有效應對國外企業的沖擊,許多產品遠銷亞非歐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劉偉說:“開封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糧食機械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產品也正實現由傳統‘制造’向高端‘智造’的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