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和消費國,年總產糧食約5億t。據統計,我國糧食收獲后在脫粒、晾曬、貯存、運輸、加工、消費等過程中的損失高達18%左右,遠遠超過了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的5%的標準。在這些損失中,每年因氣候原因,谷物來不及曬干或未達到安全水分造成霉變、發芽等損失的糧食高達5%,若按年產5億t糧食計算,相當于2500萬t糧食,若每人每天食用500g糧食,可供6.8萬人食用1年。這數字是驚人的,把收到手的谷物損失降低到最低點,從這一意義上說,谷物干燥的機械化比田間作業的機械化更為重要,它是谷物豐產、豐收的重要保障條件。
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發展,農村經濟和農業生產力水平有了較快的提高,專業化、集約化的規模經營也有了新的發展。特別是大型糧庫、國有農墾系統的種子和糧食生產基地,逐步裝備起成套的谷物干燥設備,并與倉儲、加工等設施配套成龍,成為我國谷物烘干機械的主要應用代表;同時,也引進了美國、加拿大、日本和臺灣等國家和地區谷物干燥機械,一些大專院校及有關科研單位也相繼研制出了相應系列谷物干燥設備,服務于國內糧食系統。谷物干燥技術的發展,逐步使烘干機械走向成熟、完善,同時也加快了農業現代化步伐。
我國谷物烘干機械發展雖有近30多年不斷的探索歷史,已經有50多家生產企業.,但產量都不大,技術含量低,成熟機型不多,產品種類少,而且耗能高,自動化水平低,缺乏適合農機專業戶、種糧大戶及村組使用的中小型多功能烘干機械。全國現有谷物烘干機械2萬多臺,每年機械烘干谷物僅占全國總產量的1%左右,而世界發達國家機械谷物烘干占總產量的95%左右,可見我國谷物烘干機械發展遠遠不能適應于谷物生產發展需要。
更多糧食烘干機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jianianhuahospita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