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克蘭亂局警惕國家糧食安全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9-13 18:27:02
最近許多國人都以娛樂的方式看著泰國和烏克蘭的亂局,卻從來沒有想過跟中國有什么關系。可能是我比較敏感的緣故,我發覺這兩個國家的動亂都暗藏著一條線索:那就是中國的糧食供應。要知道泰國總理英拉才跟中國總理簽訂了大米換高鐵的合同,就被國內反對黨制造的動亂給搞下臺了,自然大米換高鐵的合同也就泡湯了。緊接著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訪問中國,與中國簽署了戰略伙伴關系的協議,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為中國提供充足的糧食保障。可是讓人乍舌的是:隨后的烏克蘭危機以反對黨用暴亂的方式給顛覆了政權,亞努科維奇逃亡至俄羅斯。當人們的目光聚焦于美俄為烏克蘭局勢角力的時候,卻忘記了中國在烏克蘭的糧食供應又成了一紙空文。
是陰謀還是巧合,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我注意到一個細節:中國的領導人最近才訪問了阿根廷,準備就打開阿根廷國門尋求共識,這是中國為糧食安全做的又一次戰略嘗試。如果在雙方簽訂了糧食供應的協議后,阿根廷國內又出現了匪夷所思的動亂與政變,那么一個針對中國糧食安全的陰謀就昭然若揭了。畢竟一次是偶遇、兩次是巧合、三次就是必然了。俗話說:“防人之心不可無”中國還是要提前做好應對之策。
對于中國的糧食安全我一直是“杞人憂天”的。首先種糧不賺錢,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是不爭的事實。在四川我了解的情況是許多農民都買糧吃飯,大片農田都荒廢了。由于農業占GDP的比重很小,所以政府對農業的生產重視程度不夠。加上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糧食的生產讓人擔心。其次過度使用化肥農藥,土地的質量急速下降。中國保持著糧食產量的連續豐收,這背后卻是對土地掠奪式的使用。中國的化肥使用量是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土地根本得不到休養生息。如此這般導致的后果是耕地板結、沙化、酸化、重金屬污染都非常嚴重。像漁業生產一樣,這種竭澤而漁的生產方式最后只有強行用休漁期來解決。而我國的耕地面積目前已經滑落至18億畝的紅線邊沿,一旦大規模的耕地不得不進入修養期,那么大量的糧食缺口又如何解決呢?再次國民對糧食問題過度樂觀,導致浪費嚴重。糧價過低,使得國民對糧食的食用大手大腳,到處可見滿缸滿桶的剩菜剩飯。就連我這個經常對糧食“杞人憂天”的人也僅能做到剩飯不超過兩天,剩菜不隔夜,最后倒掉的食材還是不少。
一方面糧食生產逐漸力不從心,一方面國民糧食浪費十分嚴重;加上國際上的糧食供應國政局不穩,我對中國糧食安全的擔心可能還真不是杞人憂天。中國是個人口大國,糧食的安全問題應該放在戰略的層面來思考。面對種種不利因素,還是未雨綢繆的好。
更多糧食鋼板倉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jianianhuahospita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