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局不斷強化科技引領作用,建設稻谷低溫烘干設施,推廣應用就倉(垛)干燥技術,引導農民適時收割,提升了稻谷質量品質,增加了農民收入。
針對近年來我區銀川以北地區稻谷因質量差多次出現賣難問題,我局高度重視,于去年底會同農牧廳聯合印發《告農民朋友書》,建議種植農戶樹立商品和質量意識,既要優化種植模式,又要做到適時收割,科學降水,降低稻谷爆腰風險,提高質量品質。同時,為配合稻谷品質提升技術方案的實施,我局于年初就多方調研,提出采用物理烘干和科技降水“雙輪驅動”戰略,采取政策引導、以獎代補方式,鼓勵國有糧食儲備、私營加工等企業建設稻谷低溫烘干設施,引進國內先進的立體風網設計,進行就倉(垛)干燥。
今年新建和改造的10套低溫烘干設施已投入使用,日烘干能力達到2000噸,新上就倉(垛)干燥設備每批次可處理高水分糧1700噸。目前,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已全面入市,加工企業緊鑼密鼓,糧食經紀人也一改去年謹慎觀望,遍地開花,全區已增設163個臨時收購點。收購價在1.38元/斤左右,高于去年近一毛錢。截止10月10日,全區各類收購主體已累計收購稻谷近10萬噸,低溫烘干及就倉(垛)干燥過萬噸。據巡查,具有烘干和干燥設施的企業收購進度明顯快于其它企業,最先開爐烘干的吳忠富盛大米加工企業收購過萬噸,烘干近7000噸。寧儲糧公司新建改造烘干設施5套,購置就倉(垛)干燥設備一套,公司目前收購數量占總收購量的一半以上,僅青銅峽儲備庫10月8日一天就入庫1200噸,創歷史新高。由于人努力,天幫忙,今年上市稻谷質量品質普遍好于往年。據抽樣檢測,整精米率平均達到58%,出米率65%左右,分別高于去年12和7個百分點,困擾多年的 “兩高兩低”現象不復存在,稻谷賣難問題得到有效化解。實踐證明,科學降水設備的應用,不但有效引導農民適時收割,緩解了曬場不足和儲存難題,同時種糧農民的收入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更多糧食鋼板倉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jianianhuahospita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