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選擇預熱—干燥—緩蘇—冷卻—排糧的工藝,其中“干燥—緩蘇”的工藝要根據烘干水稻的多少來確定一共用幾級,即水稻烘干后進入緩蘇段保溫一段時間,是籽粒內部水分向表面擴散,降低籽粒內部的水分梯度,然后進入二次干燥—緩蘇,常用的緩蘇與干燥時間的比值為5~8:1,這樣就可以減少爆腰。
⒉采用較低的熱風溫度。為了保證水稻烘后品質,減少爆腰率,必須采用較低的熱風溫度,如果采用38~40℃的熱風溫度,其爆腰率增值小于2%,水稻干燥過程中的爆腰,不僅與熱風溫度有關,還與熱風濕含量和水稻的初水分有關。
⒊限制水稻的干燥速率,水稻干燥過快或冷卻過快均易產生爆腰,為了保證水稻的干燥品質,干燥速度不可太大,一般應控制在1.5%以下,即每小時降水率不大于1.5%。
水稻烘干塔的操作流程:
第一步、打開機門,將脫水機脫水后的物料均勻地旋轉在轉筒內,然后將門關閉鎖緊。
第二步、根據織物種類,選擇合適的時間,調節定時裝置至所需時間。
第三步、按啟動按鈕,起動風機,根據用戶需要,轉筒旋轉方向可選擇單向旋轉和雙向旋轉。只要將電腦板開關旋向單向或雙向,機器就會根據要求執行單向運轉或雙向運轉。
第四步、經常從觀察窗觀看內部織物的翻轉情況,如發現意外情況應及時切斷電源,檢查故障。
第五步、水稻烘干塔運行至規定時間時,機器將自動停止運轉,此時須請操作者開門檢查內部織物的烘干情況,如未達到效果,可適當延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