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報廢的食用油精煉油設備榨螺可知,各部位的磨損程度不一樣。一般情況,壓榨油料部位磨損嚴重,尤以出餅口與螺旋輸送油料推進面為甚。這種磨損狀態是由食用油精煉油設備榨螺的工作條件所決定的。
食用油精煉油設備榨螺位于榨膛中,當食用油精煉油設備榨螺軸旋轉時,油料被推動向前,因榨油機榨膛與食用油精煉油設備榨螺間的空間逐漸減少,油料的體積不斷被壓縮而榨出油液。大中型號食用油精煉油設備榨螺是由多節組成的,小型號的食用油精煉油設備榨螺則為一個整體的螺旋軸。
沿食用油精煉油設備榨螺全長方向可分為三個不同區域,即進料區(甲區),預榨區(乙區)和壓榨區(丙區)。油料首先送人甲區,此區內榨膛壓力較小,油料以松散的顆粒狀存在,故甲區食用油精煉油設備榨螺磨損較輕。進入乙區后,榨膛壓力增高.油料塑性變形加劇并開始滲出油液。油料與食用油精煉油設備榨螺間的磨損加大,尤其是螺旋送料面的棱部金屬明顯被磨掉。在丙區內,食用油精煉油設備榨螺與榨膛之間的空間體積變得更小,壓榨力很大,料渣與砂粒被壓縮成堅硬、致密的塊狀,在高壓下碾壓磨損丙區食用油精煉油設備榨螺表面。經對壓榨5噸花生果后丙區食用油精煉油設備榨螺表面磨損測量分析,螺旋推料面棱部已呈煩斜狀磨平,失去推料作用。出餅口錐面沿軸向磨成凹坑狀貫穿與之配合的出餅圈,單邊最大磨損量為2~3毫米。
對食用油精煉油設備榨螺的失效分析表明,甲、乙、丙三區的磨損程度相差很大。當丙區食用油精煉油設備榨螺磨損報廢后,甲、乙區仍可繼續使用。若提高丙區的耐磨性,則可延長整個食用油精煉油設備榨螺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