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糧機械通風是利用風機把外界的空氣強力壓入糧堆,或是將糧堆內的空氣強力吸出,進行氣體交換,以達到降溫、散濕的目的。其主要功能有:降低糧食溫度,為低溫儲藏創造條件、處理高溫糧或發熱糧、降低糧食水分、進行環流熏蒸、平衡糧堆內糧食的水分和溫度,消除水分轉移、分層和結露、排除糧堆內的異味或熏蒸藥劑殘留、水分過低的糧食在加工前進行調質通風等。按通風的目的可以把通風分為降溫通風、降水通風、降溫降水通風、排除異味或濕熱的換氣通風、調質通風等幾種形式。 |
1 通風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1.1通風目的不明確,盲目通風。遇到糧溫過高,采用離心風機一吹了之。
1.2通風時機選擇不正確,造成通風效果較差。
1.3通風過程中未按規范檢測,不能確定停機時間,形成無效通風,造成通風的單位能耗高。
1.4糧堆表面或局部結露。
1.5通風不徹底,局部糧溫降不下來或降得緩慢。
1.6通風結束后的保溫隔熱措施未跟上,造成糧溫急劇上升。
2 原因分析及處理措施
2.1通風的目的要與通風具有的功能、通風的合適時機相協調。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有人把機械通風當成靈丹妙藥,只要糧溫過高,就采用離心風機一“吹”了之。而在效果上可能會適得其反。如儲糧因蟲害引起局部發熱時,采用機械通風降溫,雖然可以暫時抑制儲糧發熱,但勢必導致蟲害在糧堆中大量擴散,進而引發更為嚴重的蟲害,這是一種通風的功能與要達到的目的不協調的錯誤。又如,在嚴寒的冬季進行機械通風降水,這時即使大氣的濕度很低,降水效果也不會十分顯著。因為這時糧食和大氣的焓值都比較低,水分的蒸發微弱,干燥速度難以提高,這是一種通風時機與通風目的不協調的錯誤,所以進行機械通風要“對癥下藥”,找準原因,根據糧情狀況確定通風的目的,然后根據不同的通風目的制定合理的通風預案,選擇合適的氣候條件進行通風。
糧溫過高首先要檢測糧食水分、雜質、害蟲等項目,通過檢測結果來分析判斷是哪種原因造成糧溫過高。如果是因為局部雜質過大而產生糧溫過高,則應先將雜質大的部位挖出來進行清理后,再進行通風;如果是因為害蟲引起的發熱導致糧溫過高,則應先殺蟲,再通風;如果是因為水分過大而引起的糧溫過高,則應選擇大功率離心風機進行強力通風降水。
以降溫為目的的機械通風,要通過糧堆上、下層糧溫高低來確定選擇壓入式或吸出式機械通風。當糧堆上層糧溫高而下層糧溫低時,應采用壓入式機械通風,當糧堆下層糧溫高而上層糧溫低時,應采用吸出式機械通風。
2.2通風時的大氣條件應能滿足通風目的的需要,既要保證有較高的效率,又要保證有足夠的通風機會。武漢屬亞熱帶地區,當外溫低于糧溫6℃、大氣的絕對濕度小于即時糧溫下糧食的平衡絕對濕度時,即可進行降溫通風。
在機械通風前,首先要判斷天氣是否符合機械通風的要求,掌握空氣的溫度及其所含的水蒸汽量。計算倉外空氣進入糧堆后的相對濕度,將它與糧堆內空氣的平衡相對溫度進行比較。如果倉外空氣引入糧堆后的相對濕度小于原糧堆內的平衡相對濕度,則可通風,反之,則不應通風。
2.3在通風操作過程中,要對糧食的溫度和水分、大氣溫、濕度進行檢測,采用定點抽樣的方法。即在平均糧溫處、平均水分處進行定時、定點的檢測,掌握通風過程中糧食的溫度和水分變化情況,用以判斷是否需要繼續通風。
通風過程中對糧溫和水分進行檢測,如果達到預期設定值時,則應停機。停機后要計算通風的單位能耗。單位能耗是對機械通風系統工作效率的評估,單位能耗越小,則系統的工作效率越高。
地上籠降溫通風單位能耗:Et≤0.04kw·h/℃·t;
低壓緩速通風單位能耗:Et≤0.02kw·h/℃·t;
稻谷降水通風單位能耗:Em≤2.5kw·h/1%·t.
2.4在秋季,當糧堆內外出現溫差進行通風降溫后,隨著外溫的不斷降低,會在糧堆內外形成新的溫差,又要進行通風降溫,若一次通風降溫,糧堆內外的溫差較大,極易發生濕熱擴散,導致糧食水分轉移,在糧堆的低溫處發生結露現象,從而引起糧食發熱霉變。因此,秋季預防結露通風最好采取三步降溫法。第一步,在九月下旬十月上旬進行,將倉內糧溫降至外溫,糧食經過緩蘇后,糧溫不超過倉外大氣溫度。第二步,十一月至十二月,利用寒冷天氣或寒流到來之時機,大氣溫度在15℃以下,糧溫高于氣溫6℃以上,可將糧溫降到15℃以下。第三步,在元月份,利用低溫天氣將糧溫盡可能降到5℃以下或者更低。
2.5形成通風時局部糧溫降不下來或降得緩慢的原因,一是由于入庫時自動分級形成局部雜質過大,二是因為風網設計不合理,形成死角。
糧食入庫時形成自動分級,造成局部雜質過大,形成通風死角。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有:把好糧食入庫質量關,堅持毛糧入庫,凈糧入倉的原則,入倉時盡量減緩自動分級。對已形成通風死角的糧堆,先查明原因,如是因為雜質過大,可采取清理死角處的糧食或用單管風機配合通風。
風道設計不合理形成通風死角的,可以通過改進風道布置或在通風死角處加插導風管解決。
2.6機械通風結束后,應立即對通風口、倉房的門窗進行密封隔熱處理,用泡沫板或粗糠包堵塞通風口,阻止熱量從通風道進入糧堆,避免底層糧溫上升。有條件的庫,可以在倉頂涂反光材料,能顯著降低倉溫,沒有條件改造倉頂時,降溫通風結束后,應在糧堆表面覆蓋保溫層(如稻殼、泡沫板等隔熱材料),采用海棉、泡沫、稻殼等填充料作窗簾、門簾,阻止倉內外氣體交換,延緩上層糧溫上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