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種糧大戶、糧油專合組織、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體的50余名代表,現場觀摩了現代糧食烘干技術的演示。據廣漢市糧食局儲運科科長林翔介紹,從2011年開始,廣漢市的種糧大戶就開始熱力器和烘干技術的實踐,該市130戶種糧大戶迄今已有28家符合開工建設糧食機械化干燥設施和設備的條件,計劃硬化場地3.5萬平方米,建設糧棚2.5萬平方米,購置烘干設備60余臺/套,使廣漢市糧食機械化烘干能力達到1500噸/日以上,解決糧食規模種植戶在糧食產后的整曬、干燥、儲存等難題。
據記者了解,去年9月8日實施的 《廣漢市糧食機械化干燥財政補助試行辦法》規定,對采取機械通風干燥、機械熱力烘干等技術對糧食進行規模化干燥處理的種植面積達到10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糧油專合組織、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體,予以財政補助:場地硬化,按30元/平方米給予補助;糧棚建設,按35元/平方米給予補助;設備購置,按農機購置補貼中央補貼額的1:1予以配套;未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的干燥設備,按購置價的40%予以補助。
黃明水是廣漢最早采用烘干設施的大戶。9月24日,他正在調試新近購置的4臺塔式烘干機。他說:“我不僅能解決自己的烘糧,還能為周邊中小散戶提供糧食烘干社會化服務。”
“今年6月,我們第一次舉辦糧食烘干技術的培訓,當時采用烘干技術的只有10多家大戶。”林翔說:“今天,我們已經舉辦第三次培訓了,采用烘干技術的大戶比以前增加了1倍。”
林翔認為,糧食烘干機技術的運用,不僅解決了晾曬場地的制約、曬糧不再靠天吃飯,而且有利于降低成本、減少糧食損失和提高糧食品質。林翔介紹,目前,廣漢市包括熱力器和烘干機在內的設備設施,年烘6萬噸糧油作物,而廣漢市的稻谷、小麥和油菜籽的年產量為30萬噸,烘干設施遠遠滿足不了需要。他說,今后將繼續鼓勵大戶購買烘干設施,“如果日烘干能力上百噸,大戶不僅可滿足自身需要,還可收濕谷子加工出售,增加效益。”
更多糧食烘干機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jianianhuahospita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