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我國糧食鋼板倉的應用發展狀況
我國鋼板倉技術在糧食行業的應用與發展起步較晚,大致經歷了四個時期:1979-1981年的應用嘗試期,主要作為谷物中轉倉和暫存倉的小型鋼板倉;1982-1984年的應用技術引進期,引進美國鍍鋅波紋板裝配式鋼板倉(簡稱裝配倉),屬于農用鋼板倉。后輕工部門又引進了加拿大的商用糧食鋼板倉,主要是作為加工原料倉或港口碼頭的中轉倉;1983年開始至20世紀90年代初的應用技術消化、吸收、提升期,1983年始 我國引進了利浦技術和SM型專用卷倉設備,開始生產制作利浦式鋼板倉(簡稱螺旋倉)。后又引進了國外裝配式鋼板倉的全套技術和生產線,在吸收和消化國外建倉技術的基礎上,對鋼板倉建造技術進行了創新和發展;1995年后的發展期,這期間,我國鋼板倉的建造和應用取得了較大發展,開始大批量生產、制作、安裝鋼板倉,使鋼板倉的強度、性能、安全方面具有了可靠性,并將其作為一種產品大量出口,體現了當今我國鋼板倉建造技術的國際水平。
我國糧食鋼板倉的建造和使用只經歷了20多年的實踐,目前在糧食行業,被廣泛應用于儲存和運輸的各個環節,成為“四散”儲糧的現代化標志,現在建造及引進的谷物鋼板倉大部分作為中轉倉、暫存倉、原料倉、成品倉、儲備倉等使用。

2、通風、熏蒸系統設計對谷物鋼板倉的重要性 通風、熏蒸是保證鋼板倉谷物安全儲存的最基本的條件和重要手段。 鋼板倉糧層深, 阻力大,倉內水分、溫度呈梯度變化,對谷物新陳代謝起著一定作用,因而不易散熱散濕、通風氣流阻力大、熏蒸時氣體不易滲透糧堆等;同時,筒倉容量大,谷物進 出倉輸送量大,易發生粉塵爆炸,造成人身傷亡和嚴重經濟損失[1] 。熏蒸的目的是防治谷物病蟲害及鼠、雀對糧食的危害以及由蟲害微生物引起的谷物發熱霉變等,保證谷物的儲存穩定性。所以,設計合理谷物鋼板倉通風、熏蒸工藝,不但保證了谷物安全性,而且能取得較好的節能效應和較高的經濟效益,成為谷物儲存安全管理的有利保障。
3、糧食鋼板倉的通風方式 通風可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通風系統是每座倉必備的儲糧設施,鋼板倉安裝通風系統可以促進堆內氣體交換,平衡谷物溫度和水分,防止發熱霉變。它的作用是創造低溫環境,改善谷物儲存性能,防止水分轉移,降溫散濕,排除堆內異味,熏蒸后散氣,還可以抑制蟲害、霉菌的發生和蔓延,同時具有除塵、防爆的作用。鋼筒倉倉頂軸流風機能及時排出倉內糧面的濕熱空氣,不但加速倉內空氣定向流動,而且防止由于倉體內外溫差大而引 起的結露現象[2] ;同時,可以調節頂空間溫度,散掉上層和表層濕熱,防止上層和表層糧食受高溫的影響。
糧食鋼板倉通風系統需要專門設計。我國鋼板筒倉建設起步晚,工藝設計尚不完善,通風系統不健全,造成鋼板倉使用單位夏季儲糧困難或僅作短期周轉倉用 盡管如此,鋼板筒倉通風工藝設計仍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2001年,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糧食鋼板筒倉設計規范》(GB50322-2001)中對通風工藝設計介紹不具體,《機械通風儲糧技術規程》(LS/T 1202—2002)中也缺少有針對筒倉通風工藝設計的內容,尤其在工藝參數和阻力計算公式的選用上存在著缺陷。隨著鋼板筒倉技術的發展,其通風工藝設計應具有針對性和具體性。
糧食立筒倉_糧食鋼板倉_糧食鋼板倉價格_糧食鋼板倉設計規范_環球糧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