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討會是受全國人大財經委期貨法起草組的委托和中國證監會的安排,由鄭商所在鄭州舉辦。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在致辭中指出,現行《期貨交易管理條例》作為行政法規,構建了中國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主要制度框架,在實踐中有效推動和保障了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健康發展。但隨著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不斷拓展和深化,中國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發展正在進入新階段,迫切需要一部期貨法,從更高層面來規范、引導和保障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改革開放與創新發展。一是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一些基本民事法律關系需要從法律層面作出安排。二是期貨及衍生品市場進一步改革創新需要法律提供保障。三是期貨及衍生品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需要法律支持。四是場外衍生品市場健康發展需要良好的法律環境。五是交易者權益保護離不開法律保障。
姜洋說,20多年來,我國期貨市場發展成就顯著,市場規模和質量取得了巨大進步,同時場外衍生品市場也保持了較快發展勢頭。今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對期貨市場的進一步改革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證監會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方針政策,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產品、業務創新,不斷完善和加強市場監管,大力推動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由量的提升向質的飛躍轉變。一是推進原油期貨作為國際化期貨品種上市。研究制定配套規則,為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境內期貨交易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推動期貨交易工具創新,推動場內股票ETF期權試點,研究開發股指期權、商品期權、匯率期貨。三是穩步推進場外衍生品創新。四是促進期貨經營機構創新發展。五是加強對交易者特別是中小交易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六是妥善處理創新發展與風險防范的關系,以提升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效率為目的鼓勵和引導市場創新。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在會上指出,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期貨市場本質上是法治市場。期貨市場只有與法治建設相結合,才能得到更好地發展。10月下旬閉幕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開啟了法治中國建設新的征程,也對期貨立法提出新的要求。必須加快期貨立法進程,充分發揮法治對期貨市場和期貨業的引領、規范、保障、推動和促進作用。
尹中卿說,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期貨立法工作非常重視,去年9月將期貨法列入立法規劃,去年12月全國人大財經委成立起草組。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緊張工作,最近已經草擬出期貨法草案第二稿。希望各位專家對諸如“如何定位場外衍生品”、“如何規范中央對手方”、“如何對待跨境管轄”等立法重點難點問題,深入廣泛討論,以利于進一步研究論證,選擇最佳方案。
來自全國人大財經委、中國證監會、最高人民法院、國務院法制辦等期貨法起草組各成員單位,以及美國全國期貨協會、香港證券與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新加坡金融監管局、CME集團、香港交易所、臺灣期貨交易所等境內外機構的嘉賓參加了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