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深圳工業園的襄陽市飛鐘糧食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聲隆隆,焊光閃閃,車間外一輛輛載著集裝箱的重型卡車整裝待發,到處都是一派繁忙景象。
飛鐘糧機創辦于2005年,是國內專業設計、制造各種糧食機械的重要企業。產品出口到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度、泰國、緬甸、巴基斯坦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6年,該企業產值達5000萬元,出口額近200萬美元。
看著眼前一臺臺糧食機械設備即將裝箱發往外地,該公司董事長聞建偉感慨萬千,“這些設備科技含量都很高,沒有科技創新就沒有企業的今天。”今年10月,“飛鐘糧機”牌重力谷糙分離機獲得中國國際糧油產品及設備技術展示交易會金獎。
“稻谷需要經過清理、脫殼、去米皮才能制成我們平常食用的大米。”聞建偉說,傳統的谷糙分離機,在加工過程中會出現去殼不徹底,大米被碾碎等情況。
通過技術創新改造,“飛鐘糧機”牌重力谷糙分離機利用稻谷與糙米的比重、粒度、摩擦系數等方面的差異,讓谷糙混合物自動分級。比重大、粒度小的糙米下沉;比重小、粒度大的稻谷浮于糙米上層。
“近年來,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共獲得37項國家專利。”聞建偉說,該公司研發的120多種高端產品,具有機械強度高、動力消耗低、自銳性能好、碎米少、碾米產量高等特點,深受國際市場青睞。
為增強研發力量,2016年,襄陽市飛鐘糧食機械有限公司在湖北省糧機制造企業中率先建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積極引進、聘請國內糧機專業人才,建立長期協作關系。此外,該公司還與河南工業大學、武漢輕工學院、湖北文理學院、江蘇大學等院校合作,先后研發了咖啡豆吸式重力分離機、圓筒初清篩、新型百米分級篩、糧食組合精選篩等。
飛鐘糧機如今已成為我省糧食機械制造企業的“領頭羊”,先后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國知名品牌”“湖北省著名商標”“襄陽市星火企業”等稱號。該公司被評為襄陽市非公有制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基地。
聞建偉說,技術創新是企業生命力延續的法寶。只有堅持技術研發,在行業中保持領先水平,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