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協會、江蘇省作物學會主辦的第三屆“楊巷”杯江蘇好大米評鑒推介活動舉行了頒獎典禮。
來自泰州的江蘇楚穗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興化大米”等獲評十大品牌,連云港的江蘇秀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秀收富硒蝦田米”等獲評十大創優品牌。在粳米組里,南京溧水公正稻米種植專業合作社“道好牌”公正大米、南京市溧水區荷香園家庭農場“荷香園古橋稻米”等獲評“江蘇好大米”特等獎。
稻好,米才好,選擇優質品種是稻米品牌發展的基礎,種植的品種好吃、好看、好賣,農民和市場普遍認可,才能奠定知名品牌的根基。據“公正大米”“荷香園古橋稻米”的負責人介紹,自己選用的米種都是江蘇本土的優質粳稻品種“南粳46”。“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食味口感要求的提升,讓我們感受到種植精益求精的優質粳稻品種,正成為農田里經濟效益的突破口和增長點。”“荷香園古橋稻米”的負責人石軍感慨道,在種植優質稻米后,自家大米畝產經濟效益提高了50%。
有了好品種,還要有好品質。好的產品品質,來自良好的生態環境,來自良種良法配套。休耕,就是少種一季,讓土地“喘口氣”,孕育出更多的肥力以滋養萬物,但是少種一季就少一季的收入。然而,“公正大米”負責人黃華勇依然堅持休耕多年:休耕期內種上紫云英把地養肥,到芒種時分再播下“南粳46”的原種精心培植。“‘肥’起來的地,才能種出最好的滋味,讓我們的糧價更有底氣”。
科學技術是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獲獎的兩位種糧大戶表示,種植過程得益于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等院所農技推廣的深度幫助。例如,江蘇省農科院糧作所研究員王才林,駐點溧水公正稻米專業合作社并建立博士工作站,科學規范種植標準,促進關鍵技術措施普及到位,不斷推進水稻規模化、綠色化、機械化、標準化生產。
據悉,今年江蘇省還推行了專家掛片指導制度,省級專家掛鉤到縣,市、縣專家掛鉤到片,鄉鎮技術人員蹲點駐村,充分發揮了各級專家在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中的技術指導與服務作用。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巡視員唐明珍表示,農技推廣工作在江蘇農業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作用正在不斷增強。唐明珍希望,參與農技推廣的工作人員要著力推進技術的創新應用,圍繞主要農作物生產關鍵環節,組建產業技術創新團隊,開展重大技術攻關研究。進一步推廣優質高產品種和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充分發揮科技在增糧增收中的關鍵作用。
水稻烘干機_水稻烘干塔_稻谷烘干機_稻谷剝殼機_稻谷碾米機_稻谷水分測定儀_環球糧機網【www.jianianhuahospita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