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徐曉峰在長治市舉行的“中國小米之都”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山西將以“山西小米”品牌建設帶動該省雜糧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span>
“我們將全力打造‘山西小米’品牌,實現‘好米變名米’。”9日,山西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徐曉峰在長治市舉行的“中國小米之都”新聞發布會上說。他表示,山西將以“山西小米”品牌建設帶動該省雜糧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山西是著名的“小雜糧王國”,是中國重要的雜糧基地,擁有中國最大數量的雜糧種質資源樣本。山西省農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長郭二虎介紹,在山西的小雜糧品種中,谷子是雜糧谷物中的大類,種植面積達300余萬畝,居全國第一。
面對當地雜糧產業散、小、弱的發展形態,山西全面推進“山西小米”產業品牌化、規模化、集群化發展,制定了高于國家標準的《“山西小米”產品質量團體標準》,并陸續制訂種植、儲存、加工等系列團體標準。當地官員還多次攜“米”出省,前往北京、天津、黑龍江等地推介“山西小米”。
“山西雜糧種植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呂梁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郭二虎告訴記者,山西促進雜糧產業發展,對帶動農民增收、強化產業扶貧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作為山西省優質小米主產區,長治市于2018年12月13日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冠名為“中國小米之都”。長治市副市長尚日紅介紹,長治已有21.8萬畝谷子通過綠色、有機、無公害認證,當地依托加工流通龍頭企業,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合作社500多個、訂單農戶4.31萬戶,常年小米銷售收入2億多元,調產種植谷子的農戶人均增收1000多元。
跟隨“山西小米”品牌建設的步伐,長治正著力打造“長治小米”區域公共品牌,當地引導農民參與谷子種植、加工、流通等全產業鏈建設,將產業發展與農民利益結合,帶動農民增收。
尚日紅介紹,長治平均海拔1000米,當地特有的紅粘土質最適宜谷子生長,被稱為谷物黃金產區。長治小米色澤金黃、顆粒圓潤,半透明、有米膩,食用綿軟可口、自然清香,“長治小米正以‘鄉人鄉味’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
長治的情況正是山西雜糧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徐曉峰說:“我們將努力實現‘好米變名米’‘名米賣好價’。”
小米加工成套設備_小米加工設備_小米加工機械_小米加工設備價格【www.jianianhuahospita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