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由中國港口協會筒倉與散糧運輸分會主辦、無錫中糧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港口散糧倉儲與輸送智能化技術論證會”,在無錫如期召開,會議原計劃20人,實到32人,這充分表明了會員單位對本次會議的高度關注和重視。
港口散糧倉儲與輸送如何進行智能化建設?智能化建設應考慮哪些要素?達到什么程度才能叫智能化?等等這些問題,在本次會議上進行了廣泛的討論。本次會議是根據國家相關文件精神,結合分會2025年工作安排和港口散糧智能化建設的需要而召開的。會后將形成《中國港口散糧倉儲與輸送智能化建設指南》,成為行業發展的引領性文件,并指導散糧碼頭智能化評審工作。
無錫中糧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數智中心常務副總經理張剛就構建散糧智慧港口建設,做了系統的介紹,他分別從智慧港口建設目前現狀、主要內容以及所面臨的困難,做了全面分析。與會代表圍繞張剛所作的報告,進行了熱情洋溢的討論,提出了多種建設的意見,特別是針對智能化建設所面臨的困難,給出了多種解決辦法。
分會秘書長趙慶和(圖3)就“散糧倉儲與輸送智能化建設構想”做了系統分析,提出了整體框架構想,并就具體要素應如何設計進行了分析,為編寫《中國港口散糧倉儲與輸送智能化建設指南》提出了具體的思路。
會議邀請了部分會員單位已獲成功運行的智能化項目,做了技術分享。連云港東糧碼頭公司馬飛先生介紹了“散糧智能化自動裝車系統”,該系統從調車、裝車、計量等均實現了自動化運作,三重裝車、自行平車,完美的解決了傳統計量不準、平車靠人等問題,操作人員也從之前的6人減少到現在的2人;
合肥弘恩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系統的介紹了“儲糧環境監測”智能化方案,確保了散糧儲存過程中品質的實時監控,提出了氣味監控、蟲害監控等新概念;
深圳市科億達科技有限公司就“光纖&激光技術” 技術在散糧系統的應用,與與會人員進行了分享,解決了傳統監測存在的布線難、感知慢、粉塵爆炸等問題;
深圳赤灣港口發展有限公司數字信息部副總經理崔曉東介紹了“無人理貨系統”,該系統解決了散糧在港內運輸存在的誤裝、誤卸等問題,實現了行車軌跡跟蹤、裝船數據共享等功能,提升了效率、減少了人員配置等問題;
山西新元公司梅雪峰就散糧計量和發放技術,和與會人員進行了分享,系統的介紹了目前散糧出倉計量技術,特別是側壁發放計量,杜絕了超卸短載補裝燈傳統頻繁卸、補問題,解決了港口散糧出貨的痛點和難點問題;
鄭州金谷糧食機械工程設備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陳奕州就全自動打包、裝車技術做了分享,該公司研發的卷膜式全自動打包,徹底解決了散料打包人工套袋等問題。此外,他還介紹了該公司研發的全自動裝車系統;
浙江雙箭公司是一家專注皮帶制造的公司,所研發的“智能型皮帶”,通過芯片技術,實現了通過感知輸送物料的多少來控制帶速,有效的降低了電力消化。同時,還就皮帶運行狀況實現了實時監測。
中糧科工倉儲物流事業部副總經理李坤由出席了本次會議,并就智能化問題提出了建設性意見。他說,編制本指南,對港口散糧項目建設的智能化必定有很好的引領作用,希望分會調研好需求、搜集好基礎數據,為行業的智能化建設打下基礎。同時,無錫院也將組成專班全力配合。中國港口協會筒倉與散糧運輸分會理事周健、韓赟、朱江,副秘書長葉勇也相繼發言,為構建智能化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意見。
會議還就《中國港口散糧倉儲與輸送智能化建設指南》編寫,完成了整體框架,并決定在2025年初再召開一次會議,具體落實編寫事宜。